民事法.jpg

 

乙偽造甲之簽名將保單之要保人、受益人變更為A,並由A解除保單,領取解約金,問此時甲應如何主張權利?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7年度上字第492號民事判決

上訴人與鄭0祥間之夫妻剩餘財產分配事件,前經本院105年度家上字第38號判決認定:「…南山人壽保險公司保單號碼Z000000000、Z000000000保險契約其解約準備金及已解約領取之解約金,實均屬吳0秦所有…1,494,728元債權及編號3之解約準備金237,789元,應列入為吳0秦之婚後財產…」等語(詳原審卷56頁),已明白認定系爭兩份保險契約之解約準備金及已解約領取之解約金,實均屬吳0秦所有;該判決並於理由中敘明;「…附表四之(二)編號2、3之保險契約(即南山人壽公司保單號碼Z000000000、Z000000000之保險契約),依…保單原始要保書及變更要保人及受益人申請書所示…,Z000000000號保單於96年4月16日契約成立時之要保人為鄭0祥,嗣於98年9月12日要保人變更為吳0秦,於101年10月22日再由吳宜秦變更為建0旅行社;Z000000000號保單於96年8月27日契約成立時之要保人為鄭0祥,嗣於98年9月12日要保人變更為吳0秦,於101年10月22日再由吳宜秦變更為建0旅行社。而吳0秦主張上開二份保單於101年10月22日由吳宜秦變更為建0旅行社之契約變更申請書…,其上「吳0秦」之簽名並非伊所簽,係鄭0祥所偽造,鄭0祥就此則辯稱:伊未偽造吳0秦之簽名,該簽名是否為吳0秦所簽,因時間很久,已經沒有印象等語…惟上開契約變更申請書上「吳0秦」之簽名,經與吳0秦當庭簽名之筆跡…,以目視觀察比對,二者之字體外形及運筆習性均顯然不同,應非同一人所寫;又吳0秦主張其於101年8月27日發現鄭0祥與葉○○發生婚外情並生下一女後,即於同年9月21日搬離鄭家,而鄭0祥對此不為爭執…吳0秦既然於101年8月27日發現鄭0祥與葉○○發生婚外情並生下一女,且於同年9月21日搬離鄭家,足見其與鄭志祥間於婚姻及感情上已有重大嫌隙,吳0秦於此情形下,殊無可能於101年10月22日將上開二份保單之要保人變更為鄭0祥所經營之建0旅行社。從而吳0秦主張上開契約變更申請書上「吳0秦」之簽名非其所簽,而係鄭0祥所偽造等語,應堪採信…」等語(詳原審卷55、56頁),更明白認定系爭兩份保險約之要保人於101年10月22日變更為上訴人名義乃係鄭0祥所偽造。倘鄭0祥與被上訴人間就系爭兩份保險契約確有如鄭0祥所述之借名登記契約存在,依據常情,鄭0祥要無可能就此有利之事實,不於上開訴訟中提出抗辯之理,惟鄭0祥並未曾於上開訴訟中就其所謂之借名登記契約有何主張,業據本院調閱本院105年度家上字第38號案卷查明,且上訴人於本件原審審理時,亦未就此事實為任何主張,則上訴人於被上訴人與鄭0祥婚姻存續期間剩餘財產差額已經結算分配確定近二年後,始於提起本件上訴時主張鄭0祥與被上訴人間就系爭兩份保險契約有所謂借名登記契約云云,諒係臨時杜撰,難予採信。

又上訴人主張鄭0祥與被上訴人間就系爭兩份保險契約有借名登記契約存在,既經被上訴人否認,上訴人就此雖以鄭0祥曾在97年4月至98年8月間以其所有合作金庫銀行竹山分行、帳號0000000-000000之帳戶在97年4月1日至98年8月4日間分5次匯款共計80萬元至被上訴人所有竹山郵局帳號0000000-0000000帳戶,以支付系爭保險之保險費,並提出鄭0祥之合作金庫帳戶交易明細影本為證(本院卷28至32頁),然系爭保險契約之要保人係於98年9月12日始變更為被上訴人,則鄭0祥於97年4月1日至98年8月4日間為上開匯款時,系爭保險契約之要保人乃鄭0祥本人,則鄭0祥係為其本人之利益而匯款,顯無從以該等匯款情形證明鄭0祥與被上訴人間就系爭保險契約有借名登記契約之約定。上訴人又以鄭0祥在100年8月至101年9月間,曾透過其胞妹鄭○○所有合作金庫銀行竹山分行、帳號0000000-000000之帳戶,分11次共計匯款167萬元至被上訴人上開竹山郵局帳戶以支付保費,嗣鄭0祥再於102年8月至106年11月間以現金繳款之方式支付5期保險費,每期保費各59,000元,足認鄭0祥與被上訴人間就系爭兩份保險契約有借名登記契約存在云云。惟被上訴人已否認曾受領上開保險費,辯稱上開竹山郵局帳戶雖為被上訴人之名義,惟實際上均係鄭0祥支配使用,被上訴人從未以該郵局帳戶為ATM提領、轉帳臨櫃提款等使用等語,衡諸100年8月至101年9月間,被上訴人與鄭0祥間之婚姻關係尚存在,夫妻間借用金融機關帳戶使用之情形甚為普遍,被上訴人所辯尚無違常情,僅就鄭0祥上開匯款及現金繳款情形觀之,尚難以推斷鄭0祥與被上訴人間就系爭保險契約有借名登記契約之約定。再者,系爭保險契約之要保人係經鄭0祥於101年10月22日以偽造契約變更申請書上「吳0秦」簽名之方式變更為上訴人,前已敘明,堪信鄭0祥並非甘於為已變更要保人及受益人為被上訴人之系爭保險契約繳納保險費,其陸續繳納保險費不過係為維持保險契約之效力,其最終目的仍係出於為自己之利益而為,故僅憑該等匯款情形,並不能證明鄭0與被上訴人間就系爭保險契約有借名登記契約之約定,上訴人就此所為主張,無可採信

按保險法所定各種準備金,包括責任準備金、未滿期保費準備金、特別準備金、賠款準備金及其他經主管機關規定之準備金。而保險法所稱保單價值準備金,指人身保險業以計算保險契約簽單保險費之利率及危險發生率為基礎,並依主管機關規定方式計算之準備金,保險法第11條及同法施行細則第11條分別有明文。又同法第109條、第116條、第121條分別規定保險人應將保險之保單價值準備金給付或返還於應得者之情形,包括保險人依法不負給付保險金額責任時,或保險契約終止時,保險費已付足2年以上而有保單價值準備金者等情事。故於保險法所定原因事由發生時或保險契約經終止時,保險人始有返還或給付保單價值準備金之金額於應得者之責任,非謂要保人就保險契約具有保單價值準備金之債權而得隨時向保險人為請求。又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不當得利受領人於受領時,知無法律上之原因或其後知之者,應將受領時所得之利益,或知無法律上之原因時所現存之利益,附加利息,一併償還;如有損害,並應賠償。」民法第179條前段、第182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依據前述,系爭保險契約101年10月22日變更申請書上之「吳0秦」簽名,並非被上訴人所簽,被上訴人主張鄭0祥以偽造「吳0秦」簽名之方式,於101年10月22日將系爭保險契約要保人及受益人變更為上訴人,系爭保險契約之真正要保人及受益人仍應為被上訴人,應可認定又保單號碼Z000000000號保險契約已由上訴人於101年11月14日解約並已領取解約金1,494,728元,前經本院105年度家上字第38號判決認定在案(原審卷56頁),上訴人就此並無爭執;另上訴人自認保單號碼Z000000000號保險契約亦經解約,並經上訴人領取約49萬元解約金(本院卷82頁反面),而被上訴人既為系爭保險契約之真正權利人,系爭保險契約準備金之利益自應歸屬被上訴人,上訴人並非系爭保險契約之要保人或受益人,其擅自解約並領取系爭保險契約之準備金,受有利益且無法律上之原因,並致被上訴人受損害,則被上訴人依據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上訴人返還所領取之解約金1,732,517元(計算式:237,789元+1,494,728元=1,732,517元),並附加自受領時即101年11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未逾上訴人實際所領取解約準備金之範圍,自屬有據,應予准許



本文引用自: https://stoon1219.pixnet.net/blog/post/66133609







離婚證人台北離婚證人







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